我们应当解决人类自身造成的问题。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他的所有向外功夫,都是为了向内,而天人合一之学,就是内外合一之学。这是人的真正的本体认识,实现了同宇宙本体的合一,故谓之本,而天下之道皆由此出。
否则,便不能说心与理一。因为心之本体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以其全德实现了同宇宙生生之理的合一。因此他又说,心有不仁,心之本体无不仁[31]。只说心,容易使人理解为知觉认知之心,只说理,还只是客观地说,并没有说到诚的根本特点。存心是从作用上说,尽心是从本体上说。
其意义在于以形而上的方式指出了自然界发展的系统性和有机整体性,使人和自然界构成了一个系统。只是寂然是就心上说,浑然是就理上说,实际上,寂然就是浑然。[13]余敢断言,本体是具有生命、物质种种复杂性,不可任意想而轻断定其为单纯性。
[46] 熊十力:《体用论》,第512页。世界灭灭不住而又生生不息[25],新故相除而不常住。但它又表现为万物各有其自力的现象世界,这个现象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是表现整体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不至于丧失人性。
[20] 熊十力:《体用论》,第574页。他对科学认识及其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但是,他的哲学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决人生问题的返己之学。
孔子所说的思即思维,是知的方面。人与天即自然的关系,就不仅仅是存在上的关系,而且是价值上的关系。他的中国哲学本位论的立场,并不是固步自封、缺乏开放意识,而是体认到中国哲学在人生价值和天人关系问题上,对现代人类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原载《新哲学》第三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73‒188页。
大海水由众沤构成,离了众沤,大海水即不复存在。……然个别终亦不离整体而独得发育。本心是全体性,不可破析。但事实是,人们常常走向两个极端。
人之本心常不为小己之私欲私念所锢蔽,廓然与万物同休戚。如何处理人与万物的关系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本源性的问题,又是人的德性修养的问题。
……此其大不可通者二也。这就不只是从情的方面讲仁了。
宇宙是物质与生命种种现象浑沦为一之大流。[74] 熊十力:《体用论》,第287页。熊十力虽然从知、情、意三方面说明心灵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意志的作用,但这只是分开说,而熊十力是反对偏用分析的。[88] 熊十力:《体用论》,第548页。直觉主要从认识的形式方面说,道德情感则是从内容方面说,二者兼备,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洪惟孔子,其学内圣外王一贯,返己敦仁之道与格物求知之学交修而不悖,道德与智慧本来不二。
强调个性自由,这是现代哲学的特点,熊十力也是提倡个性自由的,继今以往治道,当日趋于大公至平,而个人在整体中,各得荡然自由,无有逾矩者,人道盛极矣[56]。熊十力哲学的根本特质,不在于使用实体这样的字眼,而在于对过程和功能的强调,对生命创造的重视。
只有透过本体与功用的关系,才能说明什么是本体。这也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种方法。
每一个小一是一小物,多数小一合成较大之物时,并不是混然揉作一团。诚以天道既是人之所由生,不在人之外,则即人即天,何可将天推出吾人以外去,遂至尊大天之威权,而以人为其玩具乎?[42] 天道不在人之外这一观点对于说明天待人而成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本体全体或全部功能化的哲学,正是熊十力本体论的特质所在。总之,熊十力虽然用实体说明本体,但他所说的实体,同西方传统的实体论是决然不同的。……吾故以元气为质力之别一名称,庶几不背《大易》。熊十力所担心的是,只发展科学而废弃返己之学,这样,人类不仅丧失其精神生活,而且宇宙自然界也将失去大生广生之正常秩序和生命意义,人类也就变成无本无源的存在了。
[34]质力不是纯粹的物质,但与物质有联系,有点近似于能量这一概念。在有关生命的问题上,已经有人提出自然目的性的问题(如罗尔斯顿、格里芬等学者),这是值得重视的。
关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在熊十力看来,二者也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中国哲学把究天人之际的问题作为终极性的问题来对待,历来的哲人都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求索,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延绵不断。
这同怀特海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质料概念[35]具有同样的意义,更有利于说明过程哲学的特征。关于这一点,冯友兰先生已经指出过了。
熊十力为了避免将其说成物质质料,作出了新的解释:余谓气者形容词,惟质力轻微流动,故形容之曰气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生价值不断失落的今天,重温熊十力哲学,将会得到极大的启示。天人之际之所以微乎微乎,即在于此。[51] 熊十力:《体用论》,第172页。
本体流行有没有方向性呢?所谓精神做主显然不是纯粹物质的、机械的作用,而是带有方向性、目的性的作用。熊十力的生命哲学,是由心灵得以说明的,因此,他经常用心灵代表甚至代替生命。
[81] 克制小己之私欲,就是实现大体,大体就是万物一体之仁。仁之为德,明睿之智、恻隐之情兼备者也。
这三方面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熊十力甚至肯定了佛教中的五贪(自体贪、后有贪、嗣续贪、男女贪、资具贪)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如果一概灭尽,则宇宙大生命将随生物而俱绝。
本文由熬心费力网上半年保山市外贸稳定快速增长熬心费力网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杨光银给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